你们好,最近小信发现有诸多的小伙伴们对于阅读课怎么上有趣,阅读课怎么上这个问题都颇为感兴趣的,今天小活为大家梳理了下,一起往下看看吧。
(资料图)
1、形态学解释1。新词的处理
2、生词直接制约着阅读课的教学进程。如果课文中的生词没有处理好,学生就看不懂课文,跟不上阅读速度,更谈不上技能训练。我们可以选取课文中比较难的常用生词,读一读,说一说。
3、在教材《这样阅读》中,有一个练习是每篇课文认真阅读通读后“举关键词的例子”。其中《中国人为什么使用汉字》用的是“易”字。文中:“水”的发音以n开头。
4、扩展:他一个人完成了如此难得的工作。汽车正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行驶。最后,他花5000元买了这台电脑。通过课后练习讲解,教师可以适当扩展课文的意思。
5、2.词汇与语篇理解的结合
6、对于留学生来说,在词典中掌握一些单词的意思并不难,但在特定的语境中却未必能准确理解。阅读课的课文恰恰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语篇和语言环境。《十五岁生日》有这样一段话:“当你走进学校,
7、我才发现我好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我能在哪里找到我的姐妹?这时,一个看起来像老师的女孩走了过来。我走过去说,“对不起,你知道李菲吗?”她上下打量着我,说:“你是她妹妹吗?”嗨,
8、有一扇门!汉语中有一些俗语和一些固定用法,留学生很难理解。老师只能整体教学,告诉他们这里的“门”不是指物理门。
9、“道”和“方法”的意思相当于英语中的“无门”。当我们学习英语谚语时,我们也遇到一个,记住另一个。学习谚语没有捷径,只能靠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和记忆。
10、3.词汇理解与语法知识的互动
11、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只是汉语词汇中的沧海一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汉字的结构、词的组合规律、上下文来猜测词义。
12、当我们学习英语时,不可能找出我们不认识的每个单词的意思。当你看到一个新单词时,你不知道它的确切意思,但你可以通过词根和词缀来判断大概的意思范围。
13、《这样阅读》第一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汉字的故事,每个单元的“字的训练”有两项:“学习音韵字”和“学习构词法”。
14、主要是对细读和阅读课文中的单词做一些构词法、构词法和词义分析。
15、语法解释
16、1.谈论关键句型
17、阅读课上不可能详细讲解语法。要提高教学效率,抓住影响整体理解的语法重点。《孩子需要什么》里有一段话:“孩子被车撞了不是没听说过,人被推上地铁轨道也不是没听说过。
18、有些孩子被骗也不是没听说过.“这里有一个双重否定的语法点。从字面上看,一个句子有两个否定词,以否定加否定的形式表达强调肯定的语义。”不是没有”就是“一定有”。
19、2.说短而难的句子
20、陈献春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英语口语中,句子的结构相当复杂,一些不符合语法规范的句子通常存在于人们的交际中。中级阶段的学生需要学习的是真实的语言材料。在这本教材中,设置了“理解难句”的练习。
21、目的是加强句子结构的训练,是在基本句型教学之后深化句型教学的一种尝试。下面的一些句子是外国学生容易犯的错误。比如:你信不信?
22、(1)你喜欢字母,但是没有字母。
23、(2)你喜欢信但不写。
24、(3)愿意相信就相信,不愿意相信就不相信。
25、3.结合课文解释特殊用法
26、有些特殊用法可以根据文中的上下文来解释,因为文中提供的情境可以提示句型的语义和语用特征。一些跨越不同阶段的重要语法点,可以打破阶段之间的壁垒,循序渐进地教授。
27、课文《十五岁生日》 有这样一段:“真的?我可以走了?这么顺利?我还没明白过来,就被人流推向了门外。”此处的“过来”是什么意思?
28、(1)走过来
29、(2)由不明白到明白
30、(3 来了
31、这里的“过来”,外国学生很容易会选成第1 项,趋向补语的用法虽然以前学过,但一些学生在初级并未很好地掌握,而且这里的用法又不是一般的实义动作后的用法。因此教师需作简要回顾,
32、要强调此处的“过来”显然不是第1项的意思,而是表示一种动作完成的状态。
33、4当的文化指导
34、外国学生阅读汉语文章感到吃力之处,除了大量的生词、**语和复杂的语法结构外,还有一个问题是不能领悟文章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当然,阅读课中文化教学,教师只要做大致介绍,作为背景的理解,不宜讲得过深过多,
35、占用太多课堂时间。
36、 《成长的烦恼》 中谈到父母担心儿子的早恋,有这样一段话:“我认识到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产生爱慕之心是非常正常的,但是13 岁谈恋爱实在是太早了,他们还不懂得爱情,
37、所以我应该让儿子认识到青苹果不能过早采摘。”在本课中,提到早都是“青苹果”这样词语,中国的家长、老师对早恋很紧张,一定要让孩子们认识到这件事是一个错误。西方的学生可能不太理解,在西方社会,
38、十几岁的孩子谈恋爱,亲吻、拥抱,视为正常。在西方"早恋"一词似乎并不存在,绝大部分西方人对中国学校限制学生恋爱是非不理解的。所以教师在教授这样的课文时,要先让学生明白文化差异,有助于理解。
以上就是阅读课怎么上这篇文章的一些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