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颂 4》悄无声息的开播了。
(资料图片)
与当年词条满天飞的热闹截然不同,《欢乐颂 4》不仅被踢出黄金档,豆瓣也迟迟不开分。自第一季助力正午阳光拿下这个都市剧 IP,后续几部评分经历了跌跌不休。
(7.5 到 5.4 再到 4.8,口碑渐毁)早在去年口诛笔伐《欢乐颂 3》之时,就已经传出 4、5 被安排上的声音。观众叫苦不迭,画风统一:
" 是谁给的勇气拍 4?"
"3 已经这么水了,4、5 还会好吗?"
" 饶了我吧 算我求你。"
摆烂的正午阳光没有放过观众,《欢乐颂 4》粉墨登场,没有迟到更没有缺席。当初《欢乐颂 3》开播好歹还能黑红被 " 骂上 " 热搜,《欢乐颂 4》的安静有一种自识不齿的遮羞。当然,好不好要用事实说话,蝉主当即怒刷十几集。最后省流总结:不好看,换台。
还有筹备 2024 年开播的,扬言 " 更多困难接踵而来 " 的《欢乐颂 5》。" 求求别再来折磨人了 "。这女性剧,怎么一股爹味?" 多位身处不同阶层、有着不同婚恋状况的女性因为某种契机交好,从而发生一系列矛盾冲突。" 早在《欢乐颂 3》开播之时,就被观众诟病最多的是角色扁平、台词书面化、剧情悬浮等一系列问题。《欢乐颂 4》只有更甚。去年的《欢乐颂 3》让观众 " 开播以来,没有一个能被记住的角色。"《欢乐颂 4》则牢记于心,每个角色各有各的气人。观感体验:" 如坐针毡,如芒在背,如鲠在喉。"方芷衡遭遇李勋的职场性骚扰,经过第 3 季 " 特务 J" 一般上演的复仇戏码后终于在第 4 季大仇得报,李勋落网。可惜新的 " 对手 " 马上出现,李勋的太太却不依不饶,反而四处散播谣言,girls harm girls。" 什么职业女性,个个穿得窈窈窕窕的,说话嗲声嗲气,汇报工作声音轻得恨不得往你爸身上贴,你看那一个个衬衫穿的又是腰线,又是胸线,又是弹力 ······· 那衣服勒得那么紧,那裙子短得恨不得跟不穿似的 ······ "虽然剧情逻辑不顺的 bug 很多,但编辑却懂得怎么精准的把观众气得血压飙升。另一边富二代、准科学家叶蓁蓁也没逃过生活不易,只剩叹气。日常面对同事对自己能力的质疑还要遭遇情感关系上的恶意抹黑和臆测。备受原生家庭侵害的余初晖,还在努力摆脱无赖且暴力父亲,软弱的母亲。在工作中八面玲珑的朱喆,应付各种事情得心应手。职场达人多人精啊,偏偏拿 " 吸血鬼 " 般的父母、弟弟、妹妹无可奈何。" 宽以待己、严于律人 " 何悯鸿在第 4 季中仍然以一己之力吸引了本剧的大部分战火。在职场里 " 横冲直撞 ",淋过雨,吃过亏,依旧 " 天真烂漫 "。被情场高手 PUA 不自知,挑拨离间的话倒是深信不疑。再看海报给的 title —— " 简单存粹的文艺少女 ",编剧可真是啥都能编。怎么说呢,但凡稍有热度的话题都被集中讨论了一遍,在五位女性身上成功展示了一个群体之痛,总之各有各的不幸。而这种不幸又恰恰缺乏想象力,说来说去还是国产女性剧的老一套。职场歧视、原生家庭、婚育问题,曾经热搜上的议题翻来覆去的描绘,没有任何新意。痛斥渣男,整顿职场看似畅快,所有化解困难的方法却全靠彼此讲道理。整天对社会百态分析来分析去。角色脱口而出都是至理名言,反而感觉对观众充斥着爹味说教。以及《欢乐颂 4》里最大(唯一)看头何悯鸿。就是很离谱的集所有的槽点于一身,观众越急,这个角色宛若越 " 傻 " 的起劲。个性上活得固执又偏激,做人还双标。本来就不讨喜了,还得遭遇一场去年热度最高的 "PUA" 话题。当代年轻人但凡你对他指指点点就会被冠上 "PUA" 的嫌疑," 反 PUA" 玩的明明白白了。一看编剧就是没有紧跟时事啊。不然,二十几岁只想发财的年纪,何悯鸿居然还会被戚牧的空气戒指求婚感动的不行。甚至还会相信对方 " 我可以把心掏出来给你看 " 的烂情话。(比当年的易拉罐求婚还 low)这不,一同居苦日子就来了吧,喜提保姆新身份。但是傻姑娘还挺乐,计划做得飞起。
观众在荧幕外拳头紧握气得牙咬咬。
编剧的目的大概也就达到了。
毫无诚意,全是敷衍
早在《欢乐颂 3》时," 五个不同背景的邻居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这一设定 " 就已经备受质疑。一群素未蒙面的邻居,见面就宝贝相称,这哪里是女人花这是交际花。处了几天就是生死之交,但背地里又嘀嘀咕咕各有小心思尽显 " 塑料 " 姐妹情。地基不稳,续集也难有说服力。《欢乐颂 4》以一种极力突出矛盾的戏剧性,强台词、强情节、强冲突把观众狠的牙咬咬。可惜看似冲突不断、议题满满,却最终或是高高拿起、轻轻放下,或是噱头感更重。由不得深思,角色漏洞百出。甚至,连角色的优点都禁不起推敲,变成浮于表面的空中楼阁。
所有的困难靠角色口述变得轻飘飘,所有困难的化解同样靠言语大开主角光环。
(一堆道理叠加,每个人都是当代哲学家)结果就是爹味百出让女性观众反感加重。不熟悉女性真正境遇,一股脑取材于 " 热搜 " 议题,全部讨论聚焦反而弄巧成拙。被冠以《东八区的女人们》头衔。
从创作上来看,编辑顽固的坚持第一季与第二季的陈旧叙事。可是 5 年了,那些话题早已成为过去式,观众早已审美疲劳。话题上,女性成长没有观念上的更新、拓展与突破,翻来覆去永远都是那么几个问题。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的继续贩卖焦虑,实际内容基本无营养和深度可言。剧情最离谱的在于,始终在强调和突出 " 女性表象的人生困境 ",通过上价值、喊口号的形式,空洞的体现女性的独立和成长。希望阿耐听劝," 好好写书,别做编剧。"最直观的就是搬运了一套十年前的吸睛内容套用新的形式表达,内核还是早古的那一套。戏剧性强了,但表达方式十分拙劣,套路感十足。说白了,《欢乐颂》3、4、5 已经呈现了流水线作品的效果,工匠精神早就消失了。是谁给了正午阳光不惜忍受痛骂也要开播的勇气?想必一定是剧中突兀的软广 " 五谷杂粮粉真好喝 " 和 " 你的猪猪包 " ······关键词:
下一篇:最后一页